Description
正辛烷,别名辛烷, 是一种有机物,分子式为C8H18,分子量为114.23,无色透明液体。正辛烷能与醚、苯、石油醚及汽油混溶,溶于乙醇和丙酮,不溶于水,水中溶解度:0.0007 g/L (20°C)。易燃,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爆炸极限0.84%-3.2%(体积)。高浓度时有麻醉性。有刺激性。 溶剂。有机合成。气相色谱分析标准。正辛烷是工业用汽油成分之一,还可用作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。
-
中文名: 正辛烷
-
外文名: Octane
-
分子量: 114.23
-
CAS登录号: 111-65-9
-
EINECS登录号: 203-892-1
正辛烷 – 关键指标
CAS # |
欧盟编号 |
希尔公式 |
化学式 |
摩尔质量 |
111-65-9 |
203-892-1 |
C₈H₁₈ |
CH₃(CH₂)₆CH₃ |
114.26 g/mol |
正辛烷 . 价格和供货时间
目录编号 |
供货期 |
包装 |
数量/包装 |
交货条款 |
付款方式 |
交货时间 |
JPG011616 |
- 库存充足
|
16 MT/ISO 罐箱
137KG/200L 铁桶 |
16 MT/ISO
137KG/Drum |
- EXW
- FOB
- CIF
- DDU
|
T/T
LC |
|
存储和装运信息 |
存储 |
存储温度+5°C to +30°C.
储存注意事项: 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宜超过37℃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施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|
合成方法
1.于装有搅拌器、回流冷凝器、通气导管(伸入瓶底)的反应瓶中,加入锌-汞齐100g(1.53mol),250mL浓盐酸、50mL水,搅拌下加入40g(0.35mol)辛酮-2(2),慢慢通入氯化氢气体。若反应过于剧烈,可暂停通氯化氢气体。2-3h后锌-汞齐大部分反应完,停止通氯化氢,放置过夜。撤去搅拌器等,改为水蒸汽蒸馏装置,进行水蒸气蒸馏,直至镏出液透明为止。分出上层油层,用蒸馏水洗涤二次,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分镏,收集124-126℃的馏分,得到辛烷(1)26g,收率58%。[3]
2.于装有搅拌器、温度计、回流冷凝器的1L反应瓶中,加入除去氧化层的金属钠(切成小块状)23g(1.0mol)。称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的溴丁烷(2)68.5g(53mL,0.5mol),先由冷凝器顶端加入5mL,若反应没有进行,可适当加热,直至反应开始(变蓝色)。慢慢搅拌下,再加入5mL溴丁烷。当反应缓慢时再加入5mL溴丁烷,如此直至溴丁烷加完(约1.5h)。加完后放置1~2h。撤去冷凝器,用滴液漏斗滴加50mL(95%)的乙醇,约30min加完,而后于15min内滴加50mL蒸馏水。搅拌下加热回流3h,使未反应的溴丁烷分解。加入500mL水,分出上层粗品辛烷(17~18g)。用等体积的水洗涤,无水硫酸镁干燥,分馏,收集123~126℃的馏分,得辛烷①(1)约15g,收率52%。注:①用Wurtz反应来制备烷烃,其中往往含有少量的不饱和烃。加入约10%体积的浓硫酸并充分挪动,直至酸层无色或仅有很浅的黄色,分出酸层,依次用10%的饱和碳酸钠、水洗涤,无水硫酸镁或无水钠干燥,而后分馏(或减压分馏),可得到高纯度的烷烃。
正辛烷 – 生态学数据
1.生态毒性
LC50:100mg/L(96h)(鱼)
EC50:0.38mg/L(48h)(水蚤)
2.生物降解性暂无资料
3.非生物降解性:空气中,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.00×105个/cm3时,降解半衰期为44h(理论)。
4.生物富集性 BCF:1900(理论)
应急处理
一、正辛烷 – 泄漏应急处理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护服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防止进入下水道、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。小量泄漏: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。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,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;用泡沫覆盖,降低蒸气灾害。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二、正辛烷 – 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,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
眼睛防护:必要时,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身体防护:穿防静电工作服。
手防护:戴乳胶手套。 [7]
其它:工作现场严禁吸烟。避免长期反复接触。
三、正辛烷 – 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
灭火方法:喷水冷却容器,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,必须马上撤离。灭火剂: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用水灭火无效。
相关